“三动三全” 黑龙江科技大学促进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
2022-05-27 点击次数:2174
黑龙江科技大学坚持把就业作为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六稳六保”的“第一民生工程”,形成了“机制带动、培养联动、指导推动”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动三全”就业工作格局,本科生初次就业率连续二十年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先后荣获“全国就业50强高校”“全省首批就业示范高校”等称号。
一、机制带动,全员形成就业合力
1.建立就业工作机制。坚决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和“全员就业责任制”,形成学校统一部署、机关干部下沉服务、二级学院组织落实、专兼职辅导员重点推进、专业教师包保负责、学生密切配合的“六级协同”就业机制。
2.建立就业考评机制。实行“五个挂钩”,即就业工作与处级单位班子考评、干部使用、经费预算、招生计划、绩效津贴挂钩,并将留省就业率作为考核就业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
3.建立就业保障机制。组建了包括专业教师、职业经理人等在内的导师团;建成了集宣讲面试、网签打印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化云就业服务平台;划拨了超过学校当年学费收入1%的足额经费用于就业工作。
二、培养联动,全过程提高育人质量
1.突出人才培养特色促就业。坚持以就业为驱动力推进教育教学转型,形成了“思想道德素质高、应用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涌现出以入选2021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最美志愿者”唐庚辰(全国高校唯一一名入选本科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典型,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2.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助就业。以产教融合项目为依托,组建产业学院,进一步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如学校与龙煤集团合作成立龙煤产业学院,定向培养本科生,已连续三年招生960人。
3.夯实人才培养条件强就业。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加大一流专业点的建设力度,使专业竞争力不断攀升,大幅增强了企业的认可度,一流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
三、指导推动,全方位优化就业服务
1.精心开展就业教育。突出价值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就业、留省就业等典型的示范作用,引导广大学生牢固树立“小我融入大我”的家国情怀和“留龙江、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就业观念。涌现出以全国就业创业人物胡晟恺(黑龙江省无畏征途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龙江就业典型赵士超(签约中小企业—哈尔滨恒达交通设备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就业创业典型。
2.精细开展就业指导。大一开设生涯规划课,进行成才观引导;大二强化专业学习,突出实践技能提升;大三开设就业指导课,侧重就业定向指导;大四注重就业技巧,侧重“精准”,对学生职场礼仪养成、求职应试等进行精细化指导,开展“职业能力提升训练营”等系列活动150余场,每年为毕业生提供“一站式”指导服务8000余人次,“一人一档、一生一策”,全方位多角度提升学生求职技能。
3.精准搭建就业平台。通过建设智能化就业“云平台”,开启了“五位一体”的“互联网+就业”智能模式,即企业招聘活动网上申请+毕业生网上签约、线上+线下招聘会、网上办理业务+线上就业咨询、现场参会+就业宣讲抖音直播、就业信息网+微信公众号;书记校长带头访企拓岗,针对2022届学校举办宣讲会1166场,参会企业17544家;同时积极争取合作单位及校友企业在黑龙江科技大学增加招聘计划,“点对点”推荐学生,帮助1000余名学生到龙建路桥、黑龙江紫金铜业等相关企业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