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工商学院关注困难毕业生群体 做有温度的就业工作

2023-02-14 点击次数:1831

近年来,黑龙江工商学院悉心关切困难毕业生群体就业,始终将困难毕业生群体就业帮扶工作作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重点关注、重点推荐、重点服务”的原则,完善困难毕业生群体就业的帮扶措施,促进困难毕业生群体充分、高质量就业。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帮扶责任制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黑龙江工商学院强化困难毕业生就业工作组织领导,成立了校院两级工作专班,对困难毕业生就业实行校领导包干责任制、院领导分班级责任制。学校负责全面组织领导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研究就业措施,制定帮扶政策,发挥主导作用。学院负责建立就业困难群体“一帮一”扶助工作制度,结合困难毕业生实际,实行“一生一策”,“一对一”精准帮扶,建立帮扶工作台账,实行销号管理。二是制定多项政策文件。先后出台了黑龙江工商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包保责任制实施方案》《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实施方案》《关于毕业生申请就业困难群体帮扶经费的实施方案》等文件,为开展困难毕业生群体就业提供了有效保障。三是分级开展帮扶推进。校、院两级领导、辅导员和就业帮扶教师对困难毕业生分别开展谈心谈话每人3-5次,推荐匹配就业岗位3-5个。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联合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不断完善日常就业援助和心理咨询等服务,面向困难毕业生持续开展电话随访,同步线上咨询,帮助解决求职困惑。四是创新帮扶模式。黑龙江工商学院打造集“教、学、做”一体化的校内职场,充分发挥就业见习基地作用,近三年累计招募58名见习人员,促进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

二、设立专项经费,暖心帮扶促就业

一是设立专项经费帮扶就业困难毕业生。黑龙江工商学院已连续三年落实《关于毕业生申请就业困难群体帮扶经费的实施方案》,为2022届61名就业困难毕业生发放帮扶经费3.7万元,三年累计向172名毕业生发放专项经费10.46万元。二是精准做好毕业生困难群体帮扶。学校对符合认定条件的毕业生视其困难程度一次性给予就业帮扶经费。按年度应届毕业生人数的3-5%分配帮扶名额,原则上各档帮扶比例为1:1:1。三是受益学生逐年增加。近年来,黑龙江工商学院千方百计自筹资金,帮扶人数及发放经费金额逐年攀升。

三、多举措拓渠道,精准帮扶促就业

一是指导服务不断线。黑龙江工商学院举办了“逐梦青春 就业育人”等主题系列活动,包括宏志校友讲座等52场次,持续宣传教育部24365和省教育厅就业公益直播课程,开展了“就业有我,服务基层”就业政策宣传月,参与毕业生920人次,促进就业58人。二是家访行动促就业。暑期,派出89名干部和教师对未就业122名学生家访,促进23名学生就业,家校合力促就业有实效。三是访企拓岗促就业。书记校长访企共208家,拓岗5290个,把学生简历递到企业“家门口”;黑龙江工商学院形成了线上线下相结合,“大型综合类+中小型企业+区域行业企业宣讲”全方位覆盖的校园网络招聘模式,累计为毕业生提供岗位5万余个;开展了“宏志助航计划”黑龙江工商学院培训基地2022届、2023届毕业生留省就业、综合网络招聘会7场,提供就业岗位1万余个。四是充分发挥培训基地优势。录制了30个主题系列微课,面向134名教师开展培训提升其就业指导水平,促进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2022年,基地圆满完成了培训任务,培训551人,超目标任务201人。

近三年来,黑龙江工商学院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水平以及留省就业比例均取得了较好成绩。2022年,学校共有重点帮扶对象117人,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7.18%,高于全校平均就业水平。今年学校为基层就业的低保家庭毕业生申请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2人,代补代偿金额可达9.6万,黑龙江工商学院对这一政策进行了广泛宣传,将更好地促进困难毕业生群体到基层就业。